500多名徐汇高中生走进高校,在行走的课堂中激发科学探索热情
上观新闻 解放日报 许沁 2025-07-03 11:05:50
提前走进大学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不同专业的魅力……暑假伊始,528名徐汇区高中生走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的12个学院,开启科学探索、高校体验之旅。2日开启的“行走的五育课堂”徐汇区高中生科学夏令营,是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连续第三年组织开展的暑期特色活动。
近距离感受不同专业的魅力
今年的高中生科学夏令营聚焦创新与前沿科技,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工程、医学、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这5所高校的12个学院,包括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以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高中生走进高校
“行走的五育课堂”徐汇区高中生科学夏令营
从兴趣萌芽到实践突破,“行走的五育课堂”高中生科学夏令营点燃学子们科学探索的热情。南洋模范中学学生苏致源是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机械电子组学员,去年参加了上海交大体验活动后,萌生了研发一款“语音陪伴+视觉避障导盲手杖”的想法。“这一年,我体会到热爱的力量。初学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时,复杂代码让我屡屡碰壁,无数次想放弃。但想到项目能为视障人士解决难题,心中便涌起力量,使我重新投入研究。”在课题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大家进入高校实验室,接触科研设备与实验环境,不仅拓展了视野,更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场景。经过一年的努力,该项目荣获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南洋中学学生张嘉怡是位热衷探索的女生。去年,她参加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夏令营后,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进大学实验室,动手实践体验,教授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点燃了我对工程结构探索的热情。”去年,她多次参加高中生的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不错的成绩。虽然即将步入高三,但她今年再次选择报名参加科学夏令营。“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学所关注的思考和社会关怀,恰恰是最难被取代的。这次报名参加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参观学习,希望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学的精髓,感受人文科学,培养科学思维,提升综合素养。”张嘉怡说。
作为徐汇区优秀毕业生、光启青少年科技导师团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教授戴文斌与高中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勉励同学们:“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提前到大学体验,有助于对未来做更好的规划,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AI+”系列营成科学教育亮点
高中生走进高校学院,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和专业学科情况之外,这个暑期,“AI+”系列营也成为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学教育的亮点。
暑期伊始,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迎来小学员
暑期第一天,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迎来2500多名小学员参与各类课程与活动。中心携手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开启AI+新能源营。同学们将走进高校实验室探秘新能源,尝试制作锂电池等。
中心还推出AI+文创营、AI+动漫营、AI+编程营等,其中,AI+科创营将开展具身智能、大模型学习,开发人工智能项目。此外,公益培训课、“缤纷汇五育”融创体验营和成长营、光启少科院体验营推出近20门人工智能类课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AI学习空间,助力同学们不断探索。
小学员参与课程活动
今年暑期,中心共开设216个培训班、44个社团,近4000名学员参与。“五育”赛事活动、行走的五育课堂、“五育”夏令营、志愿者服务、“五育”空中大课堂、“五育”未来说等近百项线上线下活动等待同学们的加入。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钱文华说,这里将有更多创意课题激发科学热情,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携手探索未知,通过精彩的活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在实践中享受创新乐趣。通过丰富的科学、艺术、体育等各类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沉浸式体验中发现兴趣、激发志趣,过一个特别的暑期。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