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创人集结!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首场初赛打响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5-07-18 17:43:55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7月13日,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初赛第一场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拉开战幕。该赛事秉持“管理赋能 以赛育人”宗旨,不仅提供“百万头奖、千万总奖”的奖金/奖学金激励,更精心打造贯穿整个赛程的培育体系。这个新赛季,大赛还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为参赛选手提供“系统性科创赛训课程”学习机遇。
本届大赛共有182个科创项目入围初赛,其中成长组99个(占比54.4%),天使组83个(占比45.6%)。在第一场初赛“成长组科技专场”中,集结了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信息网络、新兴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AI for Science、智能制造、电子核心产业等8大细分赛道共29个项目参赛。其中半数项目企业已获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等称号;55%项目企业已获PreA及以上融资;研发总投入近5个亿。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已出海,出海范围覆盖东南亚、东亚、欧洲、中东、北美等13个国家。
评审机制升级,发掘更多优质“潜力股”
复旦管院院长助理冯天俊在致辞中表示,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已经成长为赋能长三角科创生态的核心平台,2025赛季将继续为参赛选手推出最新设计的系统性科创赛训课程,集结2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和投资机构链接机会的优质生态资源,广聚全球硬科技创业者、科研团队及高校创新力量,赋能广大科技创业者终身成长。
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主任岑岺介绍了本届大赛的参赛项目概况、赛事流程设计、亮点新增环节和大赛的资源支持体系等。为进一步提升办赛质量,本届大赛在初赛前引入了严格的初筛环节,重点关注项目的核心技术含量、社会价值导向以及实际可行性,入围项目较往年更优质,更符合“科创向善”的办赛宗旨。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助理主任刘晨表示:“复旦管院科创赋能生态汇集了大量优质的投资人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校友资源,他们的建议与经验积累,加上AI工具的助力,让我们高效精准地评判出初赛入围项目。”
本届大赛还在评审后台引入“AI评审助手”,结合企业背调信息、股权结构、营收数据、技术洞察、市场调研、商业模式、风险矩阵等全方位的真实信息进行系统性分析,为评审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前期筛查的工作效率。
29个硬核项目角逐,50%以上名校背景
成长组初赛科技专场的29个参赛项目中,不仅包含量子通讯、超高分辨率纯固态激光雷达等国际领先技术;更涉及解决“卡脖子”的芯片设计等核心技术;同时还覆盖了6G电感器、电芯片等国产替代技术。
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0岁,70%获硕博学位,其中博士及博士后有21人。他们中,50%以上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包含清华系、复旦系、北大系、南大系、中科大系、哈工大系等科研团队,更有斯坦福大学校友创业团队。
“我们的创业方向其实是我的博士课题。”参赛选手臧凯曾经是复旦管院赛后代培项目“未来之星”创始人训练营的学员,对投融资等课程印象深刻。他期待能在参赛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的创业初衷就是在攀登科技前沿同时,将产品真正落在具体的应用上,从而解决难题,造福社会。”
曾在2023年担任大赛评委的信峘投资总经理王云美今年第二次参与评审工作。在他看来,本届大赛的项目来源较往届更为广泛,团队普遍拥有更高的学历背景和更扎实的产业经验,项目内容则更多聚焦在垂直领域的技术应用。从投资人角度出发,他表示市场规模、技术难度、产业结构、团队功底都是在投资决策时关注的重要因素。
唯快资本合伙人沈佳韵对大赛引入的“AI评审助手”给予了高度评价。“AI助手能够快速协助梳理项目结构,高效总结出项目的关键亮点,这使得评审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项目的核心内容。”她还分享了投资人在评判科技项目时的核心关注点。“首先是市场规模,其次是项目团队的完整性和过往经验,第三是目前的产品与市场的运营情况,最后是估值。”
洞察AI创投机遇,探索硬科技赛道“新玩法”
大赛不仅是科创人的逐鹿赛场,也是行业智慧的共享平台。活动现场,常垒资本创始合伙人石矛做“数据为证,畅聊创投与AI的下半场”主题演讲。通过资本市场数据分析AI产业在创投圈的发展现状,他指出,AI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众多机会,但同时也要求他们在技术、市场和商业模式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明确的战略。
结合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本增长趋势,石矛表示,科创领域创业正在迎来巨大机遇,但面对资本市场变化,我们也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创业者的视野除了追求融资和IPO,更应着重于打造可持续商业模式,确保企业适应资本环境,保持健康长期发展。同时,创业者需要明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合理评估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方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径。
在“大咖圆桌”环节,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助理主任刘晨与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复旦科创企业家营校友马剑鹏教授,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科创企业家营校友杨跞以及石矛共同探讨“硬科技浪潮下的产业突破与融资之道”。
首场初赛结束后,7月19日至21日将先后举办天使组初赛的生物医药专场、先进制造专场、科技专场。8月将于3日和12日分别举行成长组生物医药专场、先进制造专场。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