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发布“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
上观新闻 王蔚 2025-08-02 10:30:29
“幸福奋斗·智创青春”第二届大中小学生公益创客论坛颁奖典礼暨“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发布仪式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新疆、四川、贵州、江苏、上海等地21所学校的300余名大中小学生展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对知识学习与转化运用、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民生关切与幸福创造的感知理解和行动方案。本届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等联合举办。
论坛汇聚各方资源,以“学涯-职涯-生涯”贯通为理念牵引,实践探索“高校引领-区域联动-学段衔接-社会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客嘉年华”吸引了近180个家庭热情参与。孩子们在大学生的带领下现场制作大脑模型,体验操控电子机器狗,在创意编程、智能硬件组装、科普实验和环保设计中享受科创的魅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表示:“通过朋辈导师团、创客嘉年华、公益创客行等形式,我们致力于探索构建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符合规律、符合需求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活动是华东师大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打破校园围墙,将大学的优质资源辐射至中小学、社区和家庭,为孩子们在暑期提供了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社会价值的成长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健说:“构建小学培养创新意识、中学接触科学前沿、大学深耕创新创业的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以教育创新、科技赋能、人才输送拥抱未来的重要实践探索。”
本届论坛设“数智红旅·创新传承”“AI+教育·生态重构”“数智攻坚·科技自强”“智慧治理·民生提质”四个赛道,各学段的创客们同台展示原创作品。新疆克拉玛依实验中学闫锦程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找到了科创灵感,用AI大模型拆解句式,使同学们的理解效率提升了40%。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硕士生汤芷欣、上外云间小学二年级学生沈语桐从教育康复、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着手,希望用科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会上发布了“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发出倡议,并为全国首批加入计划的20家单位授牌。该计划旨在系统性应对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资源分布不均、学段衔接不畅、实践平台匮乏、应用转化不力等问题,进而整合育人资源,丰富教育供给,创新育人平台。
图片来源:华东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