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乘坐“运-20”去上大学!嘉定一中学子披上戎装、奔赴国防事业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08-04 11:42:47

当空军运-20的轰鸣声划破天际,一群少年身着戎装、胸戴红花、肩披“逐梦启航”的挂带,开启逐梦蓝天新征程……据了解,8月1-2日,空军使用多架运-20飞机,从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江苏南京、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6个登机点,集中运送2025年新录取飞行学员,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的求学。

在这群逐梦蓝天的少年中,就有来自上海的嘉定一中毕业生董乐。而他与同校学子曾好的成长故事不仅是新时代青少年报国热忱的展现,更是当代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的体现

青春绽放

从梦想萌芽到使命在肩不懈奋斗

董乐的飞行梦,始于书架上那架歼-20 模型。“小时候总对着模型发呆,幻想自己驾驶战机翱翔蓝天的场景。” 这个从小痴迷飞行器的少年,从未想过小区宣传栏里的一张 “空军招飞” 宣传单,会让梦想照进现实。

面对严苛的招飞标准 —— 从视力到体重的毫厘必较,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的双重考验,他用自律给出了答案:高中三年从不熬夜刷题,而是高效利用时间,在保证学业稳定的同时坚持锻炼,最终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招录的5名空军飞行员之一。

在同学眼中,他不仅是勤恳踏实的 “学霸”,更是热心公益的 “靠谱伙伴”,曾带领团队编写《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手册》,惠及200余名社区老人。“能为社区老人做点事,感觉很有意义,这和将来守护祖国蓝天一样,都是一种责任。”董乐笑着说。

除了董乐之外,嘉定一中的学生曾好,也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他的逆袭故事也令人动容。高三初期,曾好的成绩常低于500分,英语化学尤为薄弱。一次军校夏令营的经历彻底点燃了他的军校梦想。了解到他的梦想,班主任联合任课老师为他定制补习计划,通过大量基础训练夯实根基,最终高考成绩超录取线20多分,实现完美逆袭。

“梦想是拼出来的,只要朝着目标不停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他的话语里,是少年不服输的韧劲,更是对家国责任的深刻理解。

沃土育英

家庭引路与校园铸魂“双向赋能”

正如董乐的父亲董一鸣表示:“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要在孩子有梦想的时候,帮他认清方向,鼓励他脚踏实地去追求,而不是一味地空想。” 学校老师谈及董乐和曾好时,也满是欣慰:“这两个孩子身上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有了目标就全力以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引导。

家庭的理性引导,为少年的梦想装上了 “压舱石”;而嘉定一中这片教育沃土,则为少年梦想的生长提供了充足养分。校长李元说:“我们不仅要学生学业优秀,更要他们心中有家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始终践行这一理念,从董乐招飞过程中的 “保苗” 计划 —— 老师量身定制课业与锻炼平衡方案,到曾好的个性化补习;从 “院士大讲堂” 请来航空航天专家,到无人机课程让学生亲手触摸科技;从 “十八岁成人仪式” 中的责任传承,到 “红色研学” 里的初心感悟,用 “追踪前哲、认识时代” 的校训和 “科学报国、争存图强” 的校风,将家国情怀融入日常。

“嘉定一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念引领、课程托举、活动浸润等措施,营造了非常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一大批学生积极回应党和国家的需求,他们不负青春、奔赴山海,愿意从事基础研究,立志科学报国,愿意从事国防事业,立志航空报国。”李元表示。

除了嘉定一中,嘉定区还有多所学校的学生报考了海军军医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军工类院校。披上戎装、奔赴国防事业,他们的故事,是个人奋斗的赞歌,更是家庭教育与学校培育共同书写的答卷 —— 在梦想与责任的交织中,青春正以最昂扬的姿态,向着祖国需要的地方飞翔。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