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访万企,读中国”,上经贸大师生以沉浸式调研解码新质生产力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08-19 10:36:58
师生们奔赴长三角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企业,通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质以及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核心作用,梳理与解析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机制,探寻中国产业体系升级的内在逻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暑假期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七届“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吸引了400余名师生参与。他们组成22支队伍,以“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深入企业一线走访调研。
课堂直通企业
激活新质生产力
实践中,师生团队走出校园课堂,深入社会一线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景调研,精准测度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剖析其关键性驱动因素,并提出对产业升级、技术突破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静、副院长李瑞囡带领师生队伍走进上海米其林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访谈,引导学生从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转型期面临的挑战等维度,对收集到的知识信息进行系统梳理与应用分析,让“新质生产力”从概念变成可感、可测、可复制的产业实践。
经济统计系主任李佩瑾、辅导员徐文曦指导调研团队前往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先尼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围绕企业应如何以技术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开展深度调研。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岳怡寒带领学生前往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和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围绕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如何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展开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流程革新等方面的实践,关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赋能区域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数据洞见未来
智驱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新月异,数字要素已跃升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项目师生团队运用前沿数据分析方法深入企业调研,将专业技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实践深度融合,在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自身专业理论素养。
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左鹏带领团队走进上海引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重点探讨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走访,师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新能源电池制造与回收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理解,也运用专业数据知识深入分析了电池回收的技术差异、成本构成及政策影响。
应用数学系专业教师周大鹏率领学生团队先后走访了紫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广泉包装有限公司、沃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等数家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团队研讨内容不仅涵盖了技术策源的底层逻辑与创新路径,探讨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挑战与解决方案,还重点剖析了区域产业链合作的关键节点与协同机制。
校企携手共建
筑牢育人生态圈
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环节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紧密合作体系,该校鼓励师生们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形成校企融合的长效机制。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范鸣、团委副书记彭鹏率队赴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调研。深入走访企查查、同程旅游等知名企业,精准对接企业人才与技术需求,与企业重点探讨就业育人路径,有效拓展了校企合作网络。果芽科技、天数智芯等企业主动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为后续推进多层次、实质性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专业教师、AI+社团指导老师钱之琳带领学生赴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EAILab壹贰实验室参观学习,了解公司模块化实训项目库、集成化AI助手系统与阶梯式编程环境,以期与企业形成协同共创的育人模式。
调研团队还前往了上海固丽纸业有限公司、上海安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亿山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与相关企业负责人深度交流,了解各行业的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发展前景,企业方也纷纷表示将重视产学研合作、跨界协作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
据介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致力于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师生带着问题深入企业,在实践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互促进的局面,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