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思考到宛平剧场:高中生原创话剧探讨AI时代的人性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5-08-26 10:16:13
“在这个世界,连心跳都可能是代码模拟的……”当17岁的郭清钰站在宛平剧场侧幕后,看着演员们在台上念出她写的台词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利用暑假五天时间完成的“疯狂计划——一部讲述着2045年AI时代如何寻找真情的《仅限人类咖啡馆》(《Humans Only Cafe》)原创英文话剧,真的正式演出了。
这部剧从定项、演员招募、排练、舞美编排到正式演出,均由郭清钰和她的伙伴们在看似不可能的120个小时内完成!面对200多位现场观众的掌声和鲜花,属于这位女孩的AI狂想曲也许才刚开始。因为这部话剧本身的诞生过程,就是一场关于青春勇气的即兴演出。
从哲学思考到剧本
AI时代的信任叩问
“每当看到社交媒体上讨论‘机器能否拥有意识’时,我总在想,如果连爱都能被算法复制,人类还剩什么?”郭清钰向记者展示着写满批注的剧本草稿,纸页间夹着她在学校图书馆复印的哲学论文。这个从小浸润在音乐剧舞台又爱好哲学的女孩,在角色对话中藏起她对AI伦理的追问。
“写这个剧本时,我一直在思考,人类相比AI,是否真的更加独特,更有爱人的能力。”谈及创作的初衷,她表示,“许多哲学家一直尝试证明人类和AI始终是有区别的,但很多理由在我看来是有点牵强的, 所以我就在想,那凭什么我们觉得自己更独特?”
故事设定在2045年的AI时代,男主角康纳在“仅限人类咖啡馆”遇见神秘店主梅芙,让他开始怀疑身边一切:女友戴安娜的疏离、好友阿尔弗雷德的警告,甚至自己对AI的认知。“我故意模糊了梅芙的身份”,郭清钰指着剧本里的关键台词说道,“就像现在的我们,永远分不清手机那头是真人还是算法。”
闪电集结
五天拼凑的未来图景
“演员招募!寻找敢于在四天内搭建未来的同路人”。郭清钰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则紧急招募启示。一周前,她组织了一次剧本围读会,没想到得到了来自周围朋友们的一致肯定。在青春热血间,她冒出了让这部剧真正演出来的念头。
“8月15日截止报名,16日读本,17-19日排练,20日演出。”在池羽洁的日程本上,这行字格外显眼。“我觉得太疯狂了。”当这个16岁女孩收到学姐郭清钰的微信时,距离演出只剩五天。短短两天内,郭清钰找到了4个志同道合的演员。剧组正式见面第一天,她给演员们看的不是完整剧本,而是一张手绘的关系图谱:康纳的信任线像心电图般起伏,梅芙的身份迷雾被红笔圈出三个问号。
在围读剧本的时候,郭清钰让每个演员都谈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康纳是一个被时代牵着走的人,他只是在做他认为对的事。”饰演康纳的19岁张嘉宇说道,短短五天时间里,大家聚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从早上排练到晚上,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非常喜欢戴安娜‘不迎合潮流’的倔强人设。”18岁的张响得知有这样的机会,毅然选择加入这个团队。时间紧,人手有限,几位演员们除了疯狂背台词,还一起熬夜找背景图、剪辑视频花絮。
咖啡馆里的狂想曲
当虚构照进现实
演出当晚,宛平剧场的观众席坐满了,有演员的亲友,也有被“高中生科幻话剧”吸引来的观众。当舞台灯光亮起,咖啡馆突然有了呼吸感,咖啡机的咕嘟声里混着若有若无的电子杂音……
最震撼的是终场前一场戏:阿尔弗雷德揭开梅芙的AI身份,康纳感到无法接受这份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而在四年后,当他们再次走进这间咖啡馆时,他似乎又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观众李女士说,“这个17岁女孩提出的问题很尖锐,而我在这部剧里也看到了不一样的角度,那就是勇气。”
谢幕时,郭清钰被演员们拉到台上,这个平时冷静的编剧、导演很激动。“原本只是想试试,没想到我们真的在四天里,建起了一座对抗AI冰冷世界的小小咖啡馆。也让我明白,人类最珍贵的不是‘真实’,而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不断反思的勇气, 而不只是接受。这部剧的结局,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演出结束后,那个写满批注的剧本被郭清钰郑重收好。“下一次,我想探讨AI拥有记忆后,会不会也开始怀旧?”窗外的霓虹透过玻璃,在纸页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极了她笔下那个既危险又迷人的未来世界——而属于这个17岁编剧导演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记者 程媛媛
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