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上海新开中小学校34所,新增学位近1.3万个
全市182万中小学生今迎新学期
文汇报 张鹏 2025-09-01 10:42:29
今天,上海约182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本市教育优质资源也进一步扩容,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积极健全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高标准建设一批高品质学校,不断优化资源结构布局。2025学年,全市共新开中小学校34所(含新增学段),其中小学7所、初中4所、普通高中6所、完中2所、一贯制学校15所;全市新增学位近13000个,增量主要集中在五个新城等人口导入区域。
在增加学位供给的同时,上海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园现代化建设水平,修订实施《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新五项标准”建设,全力推进“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空调能装尽装”为民办实事项目等。
复刻“名校基因”,创新空间打破传统教室边界
今年上海新建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中,不少自带“名校基因”。
这个新学期,徐汇区有8所“家门口的好学校”以崭新的形象迎接新生。上海市位育附属徐汇科技实验中学(简称“位育科技”)是全区唯一一所以“科技”命名的完中,办学规模36个班。记者了解到,学校开设特色“AI+”系列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数理逻辑、工程思维、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新建校园里的STEM工坊、具身智能实验室、数字地理课堂等创新空间也各具特色,为学生个性化成长与生涯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宋庆龄学校附属徐汇实验小学和宋庆龄幼儿园滨江园也迎来第一批“萌新”。在崭新的小学,校方打破传统教室边界,构建了50余个灵活多元的学习空间,包括STEAM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非遗工坊、图书馆、健康中心等;同时还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奥运冠军吴敏霞、指挥家汤沐海、人文博物专家杨志刚、农业专家蔡友铭等各领域顶尖专家担任“五育副校长”。幼儿园则通过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AI工作室,配备幼儿专用电脑、3D打印机及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着力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未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嘉定区马陆镇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也正式启用。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开发了涵盖生命健康、智慧科创、人文鉴赏和艺术魅力四大板块的校本课程,后续将进一步依托上海交大和瑞金医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科技+”特色课程建设,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一批新建学校,满足更多家长对教育优质资源期盼
新学期,一批新学校的开办,回应了人口导入大区对教育优质资源的期盼,也满足了中心城区家长对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渴望。
这个9月,浦东基础教育航母再度扩容。记者从浦东新区教育局获悉,新学期全区将新开25所中小学(校区)和幼儿园(园区)。8月30日,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南校175名一年级新生入校报到,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赵国弟兼任新校校长。这所新校园的建筑主体呈E字形,三幢教学楼连廊相连,35间教室可满足每个年级7个班的学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250米跑道的大操场旁,还有3片篮球场、3片排球场和1个儿童游乐园,体育馆里有7个羽毛球场地。“学校每天第一节课都是体育活动,并安排20分钟的大课间,要让孩子们尽情动起来!”赵国弟说。
新学期,随着上海市园南中学(罗城校区)正式落成招生,徐汇区内的教育资源“南北不均”情况将进一步缓解。
在松江,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新校园也全新投入使用。记者从松江区教育局获悉,全区共有3所新学校迎来首批新生。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分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实验学校、松江二中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区洞泾外国语实验学校、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平原分校等学校也正式搬入新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