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开学首日徐汇师生同上"音乐思政课",以红色经典奏响时代强音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09-01 13:58:07

9 月 1 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内乐声激昂,徐汇区师生在交响乐团的演奏中开启了以 "铭记烽火岁月・奏响时代强音" 为主题的 2025 学年 "开学第一课"。

据了解,这场别开生面的 "音乐思政课",旨在引领徐汇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抗战主题思政大课。活动围绕徐汇“六个百年”中的“百年音乐”文化,以“红色音乐”为钥匙,以经典交响作品《红旗颂》为主线,打造“音乐+思政”特色育人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里回望烽火岁月,以红色旋律串联起历史记忆,在激昂的乐章中感受民族精神,从新四军的战斗事迹和红色爱国旋律中感悟家国情怀,传承抗战精神。

以经典作品唤醒民族情怀

奏响红色旋律中的烽火记忆

《红旗颂》由“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创作,在1965年春天首演于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此后传遍国内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上演率最高的经典之一。开学第一课上,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与上海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联袂登台,奏响《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以音乐再现红旗漫卷的壮美历程,传递历久弥坚的信仰力量。

一场微访谈引领同学们感受红色音乐背后的信仰与坚守。上海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代表姚文卫分享了其参与多个版本《红旗颂》录制与演出的经历,深情回忆吕其明先生融入旋律的深厚家国情怀;上海交响乐团特邀首席、南模中学的校友胡喆结合自身成长与教学经历,分享了红色音乐对其艺术道路的深刻滋养。现场播放的吕其明先生的视频短片,还分享了他的“四个梦想”,激励青少年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实现自身小我与时代大我的同频共振。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交响乐《红旗颂》诞生60周年。活动中,两节现场微课带领同学们深入理解中国音乐背后的民族精神。紫竹园中学教师陈静如《音符中的民族力量》为同学们解析了《黄河大合唱》等经典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史馆志愿者闫彭百合以《百年学府里的红色音符》为题,讲述了同学们身处的上海音乐学院的红色故事及贺绿汀先生《游击队歌》的创作故事。

“声音密码”传递红色使命

开学第一课覆盖全区82所中小学

红色音乐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声音密码”,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和时代意义。正如吕其明先生通过视频向广大徐汇学子发出的寄语: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这堂“开学第一课”用红色旋律串联起烽火记忆与未来征途,激励同学们将青春力量汇入复兴征程,希望这堂课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加油站”,以信仰为帆、奋斗为桨,让红色旋律与精神力量伴随前行,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伴随着上海交响乐团艺术家与南模学生交响乐团的演奏,全场合唱《我的祖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也将这份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深深刻在心间。

值得一提的是,徐汇区中小学开学第一课项目是2025年区域化党建重点项目,是徐汇区“教联体”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协同育人的品牌项目之一。本次“开学第一课”线上课程也将在全区82所中小学全覆盖播放,并结合班团队会、演讲交流、板报宣传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好学生思政教育。

另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音乐家协会的指导,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音乐学院、湖南街道等单位主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学生发展中心)、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承办。活动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王勇主持。

记者 刘时玉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