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杉达学院迎来首届硕士研究生,三大专业响应城市战略需求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5-09-16 20:12:03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9月15日下午,上海杉达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金海校区举行。董事长朱绍中致辞,校长陈以一寄语新生,校党委书记李蔚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来自金融、电子信息、护理专业的60名杉达首届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在全体校领导、校内导师、行业导师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见证下,亲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朱绍中在致辞中介绍了杉达33年来的发展历程,今年是杉达研究生教育的“元年”。“十四五”以来,学校发展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牵引、驱动的现代服务业和支撑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学科集群,在更多领域支持与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努力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学校有一支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有一批长期合作的头部企业和三甲医院,正在探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专硕的新途径,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符合国家要求和社会需求。他指出,研究生学习阶段是一个过程训练,将体验学习、科研、探索与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大家恪守学术规范,学有所成,学到真本领。


新生代表、2025级金融专业研究生张嘉忆表示,作为杉达首届研究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开拓者,既感光荣更觉责任重大。她表达了对研究生生涯的承诺与决心:一要肩负开拓责任,以卓越追求为杉达研究生教育开局起步贡献力量;二要保持求知热情,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批判性思维;三要激发创新活力,勇于突破,提出创造性思路;四要恪守学术道德,传承杉达精神,以优异成果展现青年担当。
导师代表、电子信息专业导师沈云付教授向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第一,要履行“使命”职责,彰显实干“担当”,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第二,要永葆“求知”热忱,练就扎实“功力”,打好专业基础,深耕学术领域;第三,要激发“创新”勇气,敢于挑战“未知”,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第四,要恪守“学术”诚信,塑造高尚“品格”,尊重知识产权,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护理专业行业导师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娟副教授结合自身科研与教学经历,以“三个关键词”勉励同学们。一是“专注”,做深耕领域的“探索者”;二是“协作”,成为开放包容的“同行者”;三是“担当”,做护理研究的“实干者”。她提出,希望同学们始终葆有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将研究方向聚焦于革新护理实践、促进人类健康。
陈以一在寄语中表示,研究生阶段是学术探索与专业深耕的新起点,同学们应从“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学习者”,开展以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围绕如何适应研究生生涯,他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坚持初心,将求学认知、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成为能够对国家、社会、行业进步做出独特贡献的卓越专业人才;二是保持韧性,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应对学业科研与生活中的挑战;三是用心专心,认真求学、踏实研究、勤奋实践,遵循“一万小时定律”积累专业能力,产出研究成果;四是保持敬畏心,遵守法规纪律,严守学术道德,杜绝抄袭伪造;五是平衡上进心与平和心,要持有包容心,学会情绪管理,处理好与导师和同学的关系;六是积极锻炼身心,保持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状态,为学术研究的良好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典礼上,李蔚为金融、电子信息、护理三个专业的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标志着同学们正式成为杉达大家庭的一员,承载起了学校的期望和“杉达人”的责任与使命。
学校供图
【相关链接】
上海杉达学院将金融、电信、护理设为首批研究生专业,核心考量是匹配国家、城市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比如上海老龄化问题突出,催生了养老金融的需求;电信领域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发展,已成为各行业支柱,急需专业人才;金融方向则紧扣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定位,聚焦中小企业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特殊课题。同时,这三个领域也是学校近年发展快、资源集中的优势方向,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学校条件”的结合。
陈以一表示,作为上海第一所民办高校,此次首批研究生专业成立,首先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式提升。高等教育从专科、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重要的台阶跨越,这对吸引优质生源、汇聚优秀师资、争取外部办学资源都有极大帮助。其次,这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产出实用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这和学校选择三个专业方向的逻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