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共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东方国际集团携手推进产教融合育人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09-18 14:03:05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9月17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手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会长童继生,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季胜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祁明、校长汪荣明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产教融合重要成果。仪式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主持。

仪式现场,季胜君与汪荣明共同为产业学院揭牌,童继生与祁明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双方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在行动计划发布环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沈克华介绍了学院目标定位及五大行动计划。

“产业主导,校企共治”,为更好推进产业学院行动方案的落地,产业学院还邀请相关领域企业家、企业高管和高校领导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其中东方国际集团副总裁朱毅和上海大学原副校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副校长聂清担任主任委员。汪荣明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童继生、季胜君、祁明还分别为 “新贸易业态人才”“多语种国际化经贸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双学位三个创新班代表授旗。作为“新贸易业态人才”创新班学生,董铭辉表示,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具备全球视野、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贸易业态创新人才,为推动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据介绍,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以 “在上海为全球 —— 新业态赋能新枢纽” 为宗旨,采用 “产业主导、校企共治” 模式,集人才培养、行业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通过新贸易业态人才培养创新班、AI + 数智育人行业直通车等五大行动计划,培养 “通经贸、懂规则、精技术” 的复合型经贸人才,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 “五个中心” 建设及企业 “走出去” 战略,同时赋能西部稀缺人才培养,打造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上经贸大模式”。

季胜君称,此次合作是双方深化产教融合的里程碑,更是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他分享了推进贸易新业态的三点感悟: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在人才培育与理论创新中引领外贸改革升级;二是坚持战略与问题导向,通过 “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三是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构建开放共享的协同体系。东方国际集团将全力支持产业学院建设,与各方携手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祁明代表学校致谢并表示,产业学院的成立契合国家战略、产业需求与高教发展需要,是学校深化改革、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锚定重点领域,构建 “一学院一研究院” 架构,强化校企战略协同;二是聚焦师资、学生、数据流动,创新产教协同机制;三是紧扣供需适配,在人才供给、教材开发等多端发力,培养复合型经贸人才。学校将全力打造文科现代产业学院新样板,为上海 “五个中心” 及贸易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张国华表示,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商务部门、高校与龙头企业协同补链强链的 “关键落子”,将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市商务委将以 “政策供给者、场景连接者、平台搭建者” 三重身份,全力支持产业学院对接国家战略、上海 “五个中心” 建设、产业前沿与国际规则重塑,期待其成为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 “示范田”、校企协同育人的 “样板间” 和服务国家战略的 “新地标”。

赵震认为,全球贸易格局正深刻重塑,新贸易业态亟需经贸类高校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期待学校以产业学院为契机,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 “服务产业、面向国际、数字赋能” 办学理念,聚焦贸易数字化、新贸易业态等重点领域,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对接市商务委、东方国际集团等多方资源,将学校发展融入城市发展全局,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揭牌仪式后,行业专家围绕产教融合、新型经贸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研讨。特别受邀的西藏大学教授巩艳红表示,期待产业学院搭建东西部高校合作桥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