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强国之志! 《长征组歌》文艺思政课在开大燃情开讲

上海开放大学     2025-09-25 13:12:40

深受触动,掌声不断,心潮澎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9月23日下午,学校下半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精彩开启,特邀上海歌剧院艺术团队带来《歌词里的党史,<长征组歌>赏析》文艺思政课。本次活动也是学校两级党委中心组联学、“师德师风建设月”的重要活动以及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部分党员、教职工代表等近290人参加了活动。校党委书记闵辉致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向彤主持活动。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致辞

闵辉表示,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丰碑。通过《长征组歌》,可以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那段烽火岁月,感悟革命先辈的赤子之心,传承为民族独立、为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他希望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奋斗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革命先辈的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一流开放大学建设的扎实成效。

本次文艺思政课的主讲人是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杜欣欣,她以《长征组歌》的10个篇章为脉络,结合珍贵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史料,与歌唱家们的倾情演绎,生动还原了充满军事智慧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艰苦卓绝的《过雪山草地》、体现军民鱼水情的《报喜》,以及振奋人心的《大会师》等生动场景,深情讴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阔征程与精神内核。

讲解间隙,上海歌剧院艺术团队的演员们轮番登台,以深厚功底重现经典,演唱或激昂澎湃、或温柔细腻,让在场观众在“听得见的历史”中,深刻感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的长征精神,体会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本次文艺思政课在《七律·长征》的合唱中圆满落幕。“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直抵人心,让全场响起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上海歌剧院的生动演绎震撼人心

活动结束后,现场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纷纷表示,这堂文艺思政课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更是一场震撼的精神洗礼。今后要以长征精神涵养教育初心、以红色情怀坚守育人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彩演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校文明办联合主办,后保处、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议中心等部门积极配合,确保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歌词里的党史,<长征组歌> 赏析》文艺思政课不仅为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带来了高品质的艺术体验,也是学校加强教职工思政教育、党员教育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让大家在艺术熏陶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从红色文化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教师

感悟

《长征组歌》给老师们留下了什么?

精彩演出过后,诸多教职工难掩内心的激动,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李清聚:

今天,高雅艺术进校园——《歌词里的党史,<长征组歌>赏析》把思政课堂搬到舞台。主讲人逐句拆解十曲创作背景与史观意蕴,艺术家在现场原声复现,史乐互证,声情共振。当《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机智果敢与《过雪山草地》的昂扬乐观响起,长征的苦难与辉煌瞬间有了体温。这种“先析理、再审美”的“讲—唱”融合,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情感—信仰”生成链。今后,我将系统引入红色经典,用叙事+咏唱、赏析+演绎的多模态教学,让党史在旋律中“活”起来,引导学生在审美高峰体悟真理,赓续红色血脉。

理工学院计算机与工程管理系党支部书记 

张彦:

今天有幸观看了《歌词里的党史,<长征组歌>赏析》文艺思政课,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以精湛的专业素养呈现了长征各个阶段的历史印记,合唱团队唱出了澎湃的气势,充分演绎了“四渡赤水”的巧妙及“飞跃大渡河”的惊险,传递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展现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艺术家们用简单朴素的形式,重现了《长征组歌》的经典曲目,让我们重温长征历史,感受长征精神,是一场印象深刻的文艺思政课和党员教育课。在今天,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人教育的结构性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只要以长征精神面对困难,以深刻的洞察和科学的方法探索尝试,终将抵达我们的“延安”。

合作办学办公室党员张凌:

聆听上海歌剧院带来的《长征组歌》赏析,让我深受震撼。长征精神所展现的坚定信念与无畏拼搏,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开放大学立足终身教育和技能提升,服务成人学习者特别是产业一线工人,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作为从事合作办学与产业人才培养的工作者,我们应当把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的思维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产教融合紧密结合,在校企合作中拓展工匠型人才成长通道。只有将长征精神转化为坚持不懈的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又有精湛技艺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党员朱龙博:

《歌词里的党史,〈长征组歌〉赏析》文艺思政课,不仅让我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一是要坚定信念,用勇往直前的精神攻坚克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砥砺前行,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二是要突破自我,立足学分银行岗位勇于创新,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服务。三是要无私忘我,用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我将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开放大学和学分银行业务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教育领域中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经济管理学院 青年教师 陈啟:

这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堂淬炼师魂的“大思政课”。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以精湛演绎,将历史画卷生动铺展。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灵动激昂,到《过雪山草地》的悲壮坚毅,再到《祝捷》的胜利喜悦,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我深刻感悟到长征精神的伟大。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铸就忠诚师魂,以为国育才为己任;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砥砺科研教学,攻坚克难;以团结守纪的优良作风涵养高尚师德,为人师表。当前,我们正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育人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