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联动”成立实践教育基地,大中小学生共忆抗战史、同上一堂思政课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09-26 15:15:38
“这堂课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不易,我们也收到了老战士张杰的寄语,我会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学生解语菡跟同学们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大思政课”,不禁感慨道。
据了解,该活动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联合举办,围绕“铭记历史,挺膺担当”主题,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育人实践,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上经贸大与淞沪馆揭牌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
课程开始之前,上经贸大与淞沪馆举行了“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校地双方领导共同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上经贸大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郭茜表示,坚持“开门办思政”,此次与淞沪馆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实践平台。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充分用好馆校协同的“大资源”,精心打造实践育人的“大课堂”,汇聚社会参与的“大合力”,推动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引导青年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姜芬芬表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及上海人民14年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承载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使命。此次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携手开展专题“大思政课”,是馆校合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构建育人新格局的具体举措。
活动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艺,宝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刘德龙共同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揭牌,标志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合作正式开启。基地将成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推动馆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思政教育新样板。
此外,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孔祥俊被聘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思政课”校外导师,助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
专题“大思政课”引导师生真切感受革命精神
这堂专题“大思政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回望·历史的见证;第二环节是淬炼·精神的丰碑;第三个环节是传承·时代的回响。其中,“大思政课”导课播放了采访上经贸大96岁离休干部、抗战老战士张杰的视频。在视频中,张杰深情回忆抗战岁月里的烽火与坚守,用亲身经历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让在场师生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
专题课上,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宣传教育部徐沁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一位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师生对上海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大家在历史的回望中,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吕佳航博士深入解读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如,杨靖宇将军的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的毅然跳崖,八路军、新四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韧性……她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让伟大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深深印刻在师生心中。
另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23级学生杨雨衡结合在学校大师剧《裘劭恒》中扮演中国大法官梅汝璈的经历,以及对学校先贤裘劭恒老院长在东京审判中搜集罪证、促成溥仪做证等事迹的讲解,指出伟大抗战精神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也体现在和平年代为国家尊严、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的担当。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利益,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复兴有我”的誓言。
课程尾声,张杰通过视频寄语嘱托青年学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人生融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中。”课后,大中小学生纷纷在卡片上写下上课心得,表达了“请前辈放心,强国有我,复兴有我”的决心,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
“馆校联动大思政课,当先烈们的照片、手记一张张在眼前铺开,让我们真正领悟到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将这份感动化为动力,脚踏实地,勇担责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本科生肖语婧说道。“以史为鉴,不忘前人之来路;实事求是,牢记今日之使命。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时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进!”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滨雁说道。
校方表示,此次专题“大思政课”以馆校合作为纽带,将红色历史场馆变为思政课堂,通过专家讲解、学生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师生在沉浸式学习中重温抗战历史、感悟伟大抗战精神。未来,学校将深化校馆协同育人机制,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强化实践教学,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