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智造未来,中德高校暑期专业学校项目在上理工闭幕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曹海艳 2025-09-26 20:02:59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曹海艳)近日,由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承办的“新质生产力视阈下的智能制造——中德高校暑期专业学校项目”闭幕。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来自德国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科堡应用技术与艺术大学和雷根斯堡大学的40名大学生,与上理工多个学院的师生展开深度互动,通过系列学术讲座、 企业参访与文化体验活动,共同探索智能制造前沿领域,深化中德青年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在此前的开幕式上,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充分肯定了中德两国在教育与文化领域长期取得的合作成果,强调双方应携手为全球经济增长与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并鼓励青年在跨文化环境中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深化友谊。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Lars Anke回顾了汉堡与上海自1986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在多领域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高度评价本次暑期学校作为标杆项目对促进中德青年深入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意义。中德国际学院副院长杨荟楠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成果及社会声誉,期待德国学生通过本次中国之行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同时切身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项目于9月8日正式启动,来自中德双方的专家学者围绕智能制造、国际关系与产业合作等主题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讲座,内容涵盖先进材料技术的创新应用、中德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工业4.0背景下的双边合作路径以及科艺融合的当代实践等。此外,通过互动工作坊等形式,有效促进了中德学生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与思维碰撞,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养拓展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企业参访是本次暑期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德国师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智能制造实践应用的宝贵机会。代表团先后走访了FESTO自动化制造有限公司、常州工业技术职业学院以及太仓中德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基地。直观感受到工业4.0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高效应用,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无人机和中小型发动机等前沿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德国师生对中国科技的创新速度与发展规模赞叹不已。
文化体验活动贯穿项目全程,成为感知中华传统与现代魅力的重要窗口。德国学生们走进上海天文馆,体验古今科技交融的天文探索之旅;走进上海博物馆东馆,穿越千年文明,共赴文化盛宴,沉浸式探索与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游览了外滩-豫园-陆家嘴,感受上海融汇古典与现代的城市脉动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前往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物馆,探索武术起源与发展的奇妙之旅。德国学生们在“游中学 ”“玩中学 ”的过程中,深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本次暑期学校不仅成功搭建起中德教育、科技与人文互动的高水平平台,更以“新质生产力”和“智能制造”为核心,拓展了中德合作的新视野与新路径。未来,中德国际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合作,积极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为中德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