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第二届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5-09-28 17:47:39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近日,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第二届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50余所联盟高校成员代表及其他特邀嘉宾出席大会。本次论坛由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主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承办。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尧鹏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复杂变化,在此背景下,构建中国自主的多元或系统管理知识体系尤为重要,这需要各方长期持续交流、共同推进。此次会议围绕制造企业发展、国防现代化等实践进行深入总结,既是工作交流的新起点,也有望助力全国更好地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国家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聚焦人工智能、大型工程开发、数字化转型等前沿领域,探讨了复杂系统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在复杂系统管理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曾大军介绍了磐石大模型的研发背景和目标。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关键发展方向,各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我国也推出专项计划推动AI在科研中的应用,但在跨学科整合、研究模式创新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构建国家科研优势,需系统融合AI与科学思维,发展覆盖多学科的基础大模型和科学计算平台,打通数据、工具与实验环节,促进“干湿结合”和跨尺度协同。尽管国际竞争激烈,随着AI与各领域进一步结合,有望涌现出如磐石大模型这样更多高效、开放的科研新范式与成果。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介绍了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摩多号的开发历程,填补了中国在大型邮轮领域的空白。陈刚指出,AI技术正赋能中国邮轮制造与产业链升级,工信部持续扶持重大装备领域,推动本土邮轮经济与产业集群发展。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成功交付,第二艘也已启动建造,中外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但产业链关键环节仍依赖欧洲,在高端设备、精细制造及复杂工程管理方面尚存挑战。未来中国需突破高端装备依赖,构建自主邮轮设计平台和全流程产业链,以实现造船强国目标。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谭跃进表示,在当前企业信息化与系统工程实践中,中国装备制造业正通过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和复杂系统管理方法,显著提升其在项目管理、组织协同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能力。企业已实现多层次计划协同和精细化管理,并在国际合作中吸收先进经验,推动高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链升级。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及体系工程思想为复杂系统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促使多学科交叉、定性定量结合、模型驱动的系统设计得以广泛应用。未来,进一步融合AI、大数据与体系工程,实现系统自适应、快速迭代与智能化决策,将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路径。

华为2012实验室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家徐彬分享了华为在系统工程领域的理论思想研究与实践复盘。他介绍了华为的业务布局,包括连接和计算两个核心产业,以及华为手机终端、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创新业务,同时谈到了华为在复杂性管理方面的探索。他强调,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华为需要面对并适应这些变化。他还介绍了华为在系统工程领域的探索,强调复杂性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华为通过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了芯片研发和工具软件国产化等复杂问题,未来将继续探索复杂性管理的三个方向:利用复杂性、驾驭复杂性和嫁接复杂性。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表示,当前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数据确权难、市场机制不完善、流通技术不足以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尚未健全等制度性与技术性障碍。由于数据具有多维属性且市场高度不确定,其设计需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出发,结合创新思维和多尺度分析方法,推动数据分类分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机制创新,并构建兼顾数据价值链各环节权利配置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和数字红利的全民共享。

会上还宣读了南京大学盛昭瀚复杂系统管理发展基金“杰出贡献奖”获奖人,依次为国防科技大学谭跃进、上海交通大学曾赛星、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大军、浙江大学童昱 、西安交通大学房超(依年龄排序)。

本次论坛共举行了12场平行论坛,50余位学者代表和30余位博士生代表进行了学术汇报。期间还举行了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理事会工作会议上和建构复杂系统管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扩大会议。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