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大学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答辩评审暨分享交流会

上海教育新闻网   杨彩霞 殷晓   2025-10-16 11:43:20

10月15日,上海大学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答辩评审暨分享交流会。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金瑶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张黎声,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仲礼学者余建华应邀担任评审专家。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或成员、学院分中心联络员等与会。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顾晓英主持会议。

11位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或团队结合各自学科特色与育人目标,展示中心建设组织架构、建设理念、教学与研究成果与下一步发展规划。

国际教育学院分中心以教师思政教育为主阵地,采取多语种分层分类策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融入中国,增进理解与友谊,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分中心围绕“记忆思政:红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推动“思政+专业”融合创新。

外国语学院分中心在英语系、法语系、日语系及大学外语教学部系统推进“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课程与教材的全面使用,以科研项目赋能,助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未来技术学院分中心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产出未来领军人才培养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为核心建设课程思政,探索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的未来智能无人系统领域领军人才。

中欧工程学院分中心组织教师融入留法革命先驱为国探索的精神,为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拥有世界眼中国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管理学院分中心结合管理学科专业特点,突出案例研究,强调党建引领,协同思政要素,加强课馆结合,系统管理,打好“大思政课”建设育人组合拳。

经济学院分中心秉持“立德树人、经世济民”学院理念,通过“五个一”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有机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分中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举办2025年力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用好“钱伟长科学家教育家精神传扬基地”等红色场所,讲好老校长故事,讲好新时代力学成就。

上海美术学院分中心构建“党委主导、多方协同、教研一体、评价激励”四位一体的高效运行机制,开发“一课一特色”课程思政案例,形成“院—系—师”协同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

悉尼工商学院分中心立足“中外合作办学商学院”特色及中外合作办学特点,融汇中西、经世济民,将课程思政建设从“有成效”实现向育人“高质量”的升级。

上海电影学院分中心立足影视专业优势,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师生创作红色题材纪录片、短视频,将思政教育与剧本创作、影视拍摄等实践结合,以影像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三位专家针对各单位汇报逐一点评并提出建议,为各学院分中心后续改进明确方向。金瑶梅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专业课程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院分中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张黎声教授强调,各课程思政分中心需突出学科特色,打造“一中心一特色”,避免同质化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大思政课”深度结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余建华研究员指出,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都要紧跟时代趋势,开拓师生国际视野,主动融入人工智能,以数字技术促进课程教学内容革新、方法革新、样态革新,增强课程教学的沉浸感和感染力。

顾晓英作了总结。她表示,评审会就是建设交流会。无论是否入围校级示范中心,各中心都要强化党建引领,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凝练特色,完善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尽快形成各美其美的建设格局,助力推进立德树人综合改革试点校建设任务,奋力谱写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据悉,2021年上海大学已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近年,学校建设了29个学院中心,分别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及各类竞赛等方面取得育人成果。

文/杨彩霞 殷晓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