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跨时空对话英烈,松江校园短剧展演擦亮思政育人底色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10-28 16:05:26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英雄的鲜血染成的……俺一定要保护好它!”在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小剧场内,上海市松江区新浜学校学生与舞台上 “抗日小英雄雨来”的跨时空对话,让现场观众动容不已。这场由松江区委宣传部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的“勇担时代使命,共赴追梦征程”2025年松江片区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短剧展演暨颁奖仪式于日前举办,通过6部精品短剧的沉浸式演绎,为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本次展演以“浩然正气,天地留存”“赤子之心,光耀千秋”“师道匠心,薪火相传”三个篇章层层递进,构建起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长廊。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的《寸布寸心载正道》,以松江织女丁娘子的纺织人生诠释诚信传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秋先生的最后一夜》再现秋瑾就义前的慷慨悲歌,让革命气节直抵人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数字脊梁》则通过潘序伦先生的故事,串联起会计精神与当代科技担当。

从革命先烈杨匏安在《最后的誓言》中的信仰坚守,到法学泰斗裘劭恒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治学箴言,6所大中小学的参演者以少年视角重塑历史记忆,实现了“以艺载道赓续红色血脉”的育人目标。“裘劭恒先生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让我明白‘敬业’二字的千钧重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参演学生陈云飞的感言,道出了参演者的共同收获。

作为松江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吸引29所大中小学参与创作,经高校组与中小学组两轮角逐,最终10所高校、10所中小学获奖,6部佳作脱颖而出。上海戏剧学院陆军教授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全程指导,确保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颁奖仪式上,顾建斌、沈艺等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及优秀指导教师颁奖,表彰其在思政育人中的创新实践。

“每次翻开课本里的《小英雄雨来》,排练时的热血场景就会浮现。”新浜学校学生王柏林的话,印证了校园短剧的育人实效。这种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象故事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思政教育的传统边界,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的转变。

据了解,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该活动已形成“50余校参与、千余名学生演出、百部作品展演、十万观众观演”的育人规模。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该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成为松江打造 “三全育人”示范城区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松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表示,校园短剧展演是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生动实践,通过挖掘松江本土文化与红色资源,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在舞台上落地生根。未来,松江区将持续深化“思政+美育”融合模式,让更多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