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25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11-13 10:21:55

2025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论坛于近日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WTO亚太培训中心和全球胜任力中心承办,全球经贸治理研究网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院、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和中国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中心协办。论坛设主论坛与两场平行分论坛,聚焦全球经贸治理改革与全球治理倡议等核心议题,国内外近200名嘉宾、师生现场参会。

共话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中国担当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等以视频形式参会,他感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世贸组织教席单位及世贸组织亚太区域贸易政策课程(RTPC)培训合作伙伴,为全球经贸治理研究与人才培养作出的重要贡献。据介绍,世贸组织已经迈过而立之年,面临全球经济放缓、新关税政策冲击及规则滞后亟需改革等多重挑战。他强调,将于明年举行的第14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是推动改革的关键契机,核心议题包括决策机制改革与发展议题,特别是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

他特别肯定了中国宣布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决定,认为这彰显了中国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并支持世贸组织改革的立场。此外,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2025年世界贸易报告》呼吁通过弥合数字鸿沟、加强监管一致性等措施实现人工智能更具包容性。目前世贸组织成员推动《电子商务协定》稳定文本达成,以促进发展中经济体参与数字贸易。

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陈雨松表示,中国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呼吁各成员在2026年前达成改革共识,尤其在特殊和差别待遇等议题上寻求最大公约数。中国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决定,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指出,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碎片化等挑战,中国通过进博会、高校智库建设等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他呼吁世贸组织完善争端解决与决策机制,推动贸易政策与新议题融合,并肯定该校在相关领域的贡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表示,论坛与进博会交相辉映,彰显中国开放合作姿态。作为首家世贸组织教席院校,该校正举办2025年世贸组织亚太区域贸易政策课程培训,发起编写的《列国经贸志》丛书计划年内面世。他呼吁各方携手深化国际合作。

剖析全球治理痛点,探索改革与在地化路径

世贸组织原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在主旨报告中提出,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曾经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若绕开世贸组织框架,不仅会威胁多边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还将导致世贸组织彻底边缘化。基于此,他呼吁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应就此展开沟通、磋商和协调,共同捍卫多边规则,这将决定世贸组织的存续、前景和未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分享全球价值链研究成果,认为全球化未出现普遍“去全球化”,呈现区域异质性增强等特点。他提出小型协议、数字规则等为全球治理提供新路径,需通过包容性准备等应对挑战。

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分析世贸组织面临技术、安全、社会三重挑战,建议通过高质量区域协定和竞争性制度型开放完善多边贸易规则。

论坛现场,该校教授章益国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钱敏签署《列国经贸志》出版合同。该丛书将系统呈现各国经贸发展及对华合作情况,为政府决策、企业出海等提供智力支撑,标志着该校区域国别研究成果转化迈出关键一步。

另外,当日下午举办了两场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以“全球经贸治理改革与世贸组织教席专场”为主题。议题一“全球经贸治理改革和世贸组织”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徐昕主持,世贸组织前副总干事Alejandro Jara等中外专家发言。议题二“全球经贸治理中的发展层面”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纪文华主持,欧洲大学研究所Bernard Hoekman等学者发言。分论坛二主题为“全球治理倡议的在地化:区域需求与国别路径”,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该校国际组织学院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承办。

据悉,2025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论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沪上首家国际组织学院后推出的高端学术品牌活动,今年为第二届。论坛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凝聚了共识,提供了多元视角与智力支持。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