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东西部三地高校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新贸易业态下产教融合应如何创新与实践?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5-11-25 10:36:48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技术数智化发展深刻重塑全球贸易业态,高校人才培养迎来新挑战与新机遇。为主动对接行业变革、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办“新贸易业态下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专题研讨会。活动作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思源教学创新工作坊第32期专题活动,由该校国际经贸学院主办,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汇聚上海、西藏、大连三地高校力量,共商产教融合新机制,共筑经贸人才培育新高地。

据了解,研讨会创新采用跨区域协作模式,线上联动东西部联合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西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高校专家云端参与,线下特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师现场交流,实现东西部教育资源由第一课堂拓展至第二课堂的深度碰撞融合。

正如该校国际经贸学院党委书记张嵘所言,要紧扣“十五五”规划要求,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将国家战略部署转化为人才培养实效。

在专题研讨环节,三地专家聚焦新贸易业态下的人才培养痛点展开深度对话。嘉兴大学数字贸易系主任王焕祥提出“专业建设+产业服务+学生创业”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校地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诸竹君剖析研究生培养新路径,倡导“企业真实课题嵌入+双导师制”的产教融合机制;国际经贸学院国贸系主任茹玉骢聚焦AI技术革命,提出构建“AI+经贸”复合型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模拟实训系统,强化学生数字化创新能力。

与会专家认为,新贸易业态的发展对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平台建设以及产教协调育人模式提出更高要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沈克华表示,将进一步依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创新平台“新贸易业态产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建设,将专业理论与企业实战场景精准对接,为学生成长注入持续动能。

在互动环节中,各方围绕校地资源整合、跨境实训基地建设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本次研讨会不仅为长三角地区经贸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样本,更通过东西部高校的协同联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了高质量人才培育新生态。未来,该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打造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示范高地。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