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凯:教育帮扶践初心,山海情深育桃李
上海教育新闻网 大关县第一中学 2025-09-18 14:00:44
2023年8月,从黄浦江畔到乌蒙山区,上海市七宝中学教师沈凯,跨越千里,到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第一中学担任党委副书记、校长,开启为期三年的教育帮扶工作。踏上这片土地起,他便全心融入乌蒙山区,以先进的理念与扎实的行动,一步步改变着这所山区学校的面貌。
沈凯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
改善硬件,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在中央党校和上海市闵行区的大力支持下,沈凯积极推动学校硬件设施的改造。2023年9月,由上海援建的大关一中运动场正式启用,结束了学校38年没有标准运动场的历史。他还推动建设了远程录播教室、学科中心教研室、标准化英语听力口语教室、AI智能教室、班主任及学科组工作室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施,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创新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沈凯深知,硬件改善只是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是关键。他表示:“我们来到这里,正是为了切实提升大关的教育教学水平。”到任后,他首先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当地的教学实情、学生学习状态及教育机制。基于调研,他组织成立了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着力推进教学教研、科研命题和校本资料编撰等工作。他建立起“师徒带教机制”,通过每名帮扶教师带领3名本土年轻教师,在日常互相听课、评课议课中,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关爱学生,推行全员导师制度
沈凯尤其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他生动地比喻“孩子如同一只毛毛虫,若要化茧成蝶,两翼必不可少——一翼是家庭教育,一翼是学校教育。”为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他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每位导师负责10至15名学生,实现全校2700多名学生的全覆盖。
精心规划,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沈凯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大关一中成功由云南省二级一等高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中”。他不仅着眼于当前发展,更以“组团式”帮扶为契机,引入上海先进的管理经验,持续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自2023年起,每年10月在大关一中举办大型学术月活动,着力打造品牌课堂,树立教学典范。
沈凯常说:“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在乌蒙山区的教育热土上,他正以爱心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们的未来,践行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学校供稿
摄影 吴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