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鸿燕:跨越山海,使命与情感的“双重”迸发
上海教育新闻网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 2025-09-18 14:01:59
2024年2月,跨越山海,怀揣教育理想,蔡鸿燕老师从东海之滨的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来到滇西北峡谷深处的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开启了一段终身难忘的教育帮扶之旅。一年半的时光,她在这片淳朴而炽热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也和这片土地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蔡鸿燕和学生在一起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区,饮食、气候、生活节奏的巨大差异,曾让她倍感挑战。幸运的是,兰坪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和学校领导始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支教老师的生活与工作,使她得以迅速适应环境,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
蔡鸿燕老师所任教的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班级,很多孩子的母语并非汉语,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如何打破语言壁垒、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提质增效,成为她首要应对的课题。她坚持双向发力—既创新教学方法,也维系情感纽带。
蔡鸿燕老师逐步构建并完善“课前预学—课中互动—课后分层”的闭环教学模式:课前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课堂中融入情景对话、英文歌曲、小组竞赛等互动形式,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课后则根据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并提供个性化辅导。她始终相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每一次考试后,她都会为孩子们准备小小的奖励,一颗糖果、一包饼干,换来的是他们灿烂无邪的笑容。每周晚自习前分发小零食,早已成为师生之间的暖心仪式,既为他们补充能量,更是传递一份风雨同舟的关怀。
她特意为在年级英语作文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举行颁奖仪式,既树立榜样,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025年元旦,她与班里的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记录“新年第一拍”,为即将分班的他们珍藏一段闪亮的青春记忆。正是在这样轻松、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孩子们逐渐敢于开口、主动参与,英语成绩与学习自信均获得了可喜进步。
课堂之外,蔡鸿燕老师常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也分享她在上海和海外学习生活的见闻。蔡鸿燕老师告诉同学们,高中三年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鼓励学生勇敢追梦,走出大山,走向广阔的世界;更引导学生心系故乡、学成归来,建设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此外,她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主动承担示范课,乐于将教学实践与反思同当地教师交流分享,尤其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将他们视为朋友和后辈。教师们既探讨教学技能,也共话职业理想。她所带教的杨平老师勤奋好学、追求卓越,不仅在县、州级课赛中屡获一等奖,更在省级赛事中斩获佳绩,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中的骨干力量。
回首这一年半,支教生活交织着汗水与欢笑,也留有对家人的思念与愧疚,女儿2024年国庆期间大婚,作为母亲,蔡鸿燕理应忙前忙后筹备,但作为拥有更多孩子的支教老师,她将重任托给家人,在女儿婚礼上作了一回匆忙来去的客人。
“我并不后悔,因为支教更带给我生命的感动与收获。我见证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也深切体会到身为教师的价值与意义。”当第一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结束后,孩子们成群结队依依不舍来送她,甚至调皮地男生都送给她离别的礼物,有的女生还哭着鼻子问:“还会不会再来?”好多天,她回避着孩子们的这个问题,在辗转难眠,思虑万千后,她感到支教不仅仅是一段工作经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羁绊和教育使命。于是,有一天她认真地回答孩子们:“老师选择留下!”
如今,她依然站在兰坪一中班级的讲台前,心怀热忱,目光坚定,继续和兰坪一中的师生们携手同行,共创兰坪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学校供稿